“以前总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才明白合规经营的重要性。”日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非遗项目某糕饼厂负责人将一面锦旗递给临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锦旗上“护航非遗守匠心柔性执法筑和谐”的金字,道出了一家三代老字号对监管部门的感激。
这一幕源于临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的高效服务与人性化执法,使企业深切感受到监管工作的温度与实效。
据悉,临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据“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的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对该糕饼厂的商标轻微违法行为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糕饼厂月饼包装印“灵隐寺”标识险些面临重罚
这件事还得从近日临安区市场监管局於潜市场监管所接到的杭州市局转来的案件线索交办通知书说起。原来,临安区一家糕饼厂生产的某款月饼中含有“灵隐”字样,其包装上使用了“灵隐寺”“灵隐”标识,涉嫌侵犯杭州灵隐寺持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于是,执法人员迅速行动,对正在生产的糕饼厂开展现场检查,初步核实后依法对涉嫌侵权的商品实施查封,并正式立案调查。
“法律条文之下是对企业命运的审慎考量,案件处理绝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查’与‘罚’上。”执法人员深知,该糕饼厂不仅是市场经营主体,更是临安地方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行为反映出对知识产权法规认知存在不足。
调查深入展开,执法人员严格核查证据链条,精准甄别案件性质。“调查证实:该厂确属首次违法,情节轻微,且该厂受杭州某食品有限公司委托生产,索取了相应的授权委托书和商标注册证,产品外包装由某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杭州某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该厂仅提供月饼、小食和包装服务,不存在主观侵权的故意,已尽到合理审查义务,但因对相关法规理解不充分导致违规,社会危害性轻微。更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承载非遗技艺的三代老字号,该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特殊价值。”一名执法人员表示。
“首违不罚”护非遗监管温度为匠心留空间
基于“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的包容审慎监管原则,综合考虑该糕饼厂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危害后果,以及企业作为非遗传承主体的特殊性,於潜市场监管所经集体讨论,向局案审会提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建议。最终,临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该糕饼厂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
“不罚”不等于“不管”。随后,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约谈指导、上门服务等方式,向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厘清知识产权的边界与风险点;同时开展“把脉问诊”式帮扶,从商标规范使用、生产流程优化,到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合规体系建设进行全方位指导。在监管部门的精准帮扶下,该企业不仅避免了经济损失,消除了法律风险,更实现了传统技艺的规范化发展。
“不罚”背后有依据长三角柔性监管政策落地
临安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案的法律依据为《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及时改正:(二)在市场监管部门发现违法行为线索之后,责令改正之前主动改正”,当事人的行为属于及时改正。
《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和从轻减轻处罚规定》第六条第二款:“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与《市场监管总局关于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推行服务型执法的指导意见》中“坚持惩教结合,体现宽严相济”的要求一致:对轻微违法行为,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兼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行业特点、当事人获利情况等多方面因素,依法免予处罚或者从轻、减轻处罚。
非遗老字号的传承,从来不只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法律意识与时代规则的同步。一块印着“灵隐寺”的月饼包装,险些让三代人的匠心蒙尘。此案警示食品行业:委托加工需严格核查商标授权链,包装设计要建立合规审查档案,让传统技艺在法律框架内行稳致远。
临安区某糕饼厂的烤炉依然飘香,这缕穿越时光的香气里,既有负责人对古法工艺的坚守,也映照着市场监管“刚柔并济”的智慧。当“首违不罚”的人性化执法遇见非遗传承的赤诚匠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单个企业的重生,更是一座城市对文化根脉的温柔守护。炭火不熄,匠心常在,而这正是法治文明与传统文化最美的共生。(张恒金胡月梅陈心怡)
炒股票软件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